一、核心矛盾:价跌利缩与产能高位的博弈
价格承压:304/201/430 系冷轧均价同比跌幅 5%-12%,成品价跌幅超原料,全系利润率倒挂,201/304 从盈利转亏损,430 亏损加剧。
供需失衡:粗钢产量同比增 8.77% 至 1985 万吨,社会库存增 6.67%,但终端消化疲软,300 系 “增产慢去库” 特征显著。
成本挤压:镍铬原料价震荡上行,印尼政策扰动叠加原料成本占比升至 67%,企业利润双向承压。
二、结构分化:强者恒强与赛道突围并行
头部破局:CR5 逼近 55%,龙头通过海外资源布局、成本管控实现净利润逆势增长,太钢不锈净利增幅超 180%。
新兴崛起:新能源汽车、氢能装备等领域需求爆发,高端产品占比升至 45%,车用不锈钢消费量增速 8%-9%。
中小求生:320 万吨 “僵尸产能” 出清,中小企业向特种钢、循环经济、区域服务细分赛道转型。
三、外部变量:政策与贸易的双向冲击
出口波动:净出口增 33.1% 但结构分化,美国关税倒逼东南亚转口贸易,二季度出口订单萎缩。
绿色倒逼:欧盟碳关税、国内 “双碳” 政策推动氢能炼钢、短流程工艺渗透,ESG 合规成出海敲门砖。
区域集聚:华东华南产能占比 63.8%,港口物流与产业链配套优势进一步拉大区域差距。
四、全年结论:规模竞争退潮,价值竞争登场
2025 年是行业 “洗牌深化年”:价格中枢下移、利润空间收窄成常态,产能过剩与高端短缺并存。唯有锚定绿色智造、高端创新、全球资源整合三大主线,方能穿越行业调整周期,抢占价值高地。